4月11日—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启动会暨战略新能矿绿色循环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拟)建设专家咨询会在学校办公楼附201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新能源矿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径。校长祝效华、副校长龚流柱出席会议。
会议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宋少先教授、西南石油大学赵金洲教授、河池学院马少健教授、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车小奎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童雄教授、中南大学覃文庆教授、东北大学沈岩柏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海军教授与学校董发勤教授组成专家组。
祝效华热烈欢迎与会专家来校指导。他表示,实施重点项目和筹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项目团队全力推进研究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学校将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学校发展大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将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建设方案,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龚流柱感谢与会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要求项目组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战略指导作用,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确保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前沿性和鲜明特色。恳请专家们多提宝贵建议,助力实验室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
会上,项目负责人徐龙华教授代表项目组从研究背景、内容方案、特色创新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相关情况。专家充分肯定项目团队的前期工作积累,认为该项目针对国家新能源战略资源保障重大需求,以实现川西高海拔地区硬岩型锂矿中锂、钽、铌有价矿物的高效回收利用为总体目标,有望形成特殊环境下硬岩锂矿全组分高效分离富集调控机制和技术原型,对提升我国高寒高海拔矿区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专家组建议项目组进一步聚焦矿物分选过程中的界面反应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向产业端的转化应用。特别是要加大智能化选矿装备研发投入,构建适配高寒高海拔特殊工况的成套技术解决方案。期望通过项目实施,将西南科技大学打造成为我国锂矿资源开发的技术策源地和创新高地。
与会专家听取了学校拟筹建的战略新能矿绿色循环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建方案。专家组认为,战略新能源矿资源(锂矿、铀矿和退役电池等)是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实验室以国家能源与生态安全为导向,推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顺应了国家需求导向,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实验室建设路径,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着力构建具有独占性的技术优势,形成“他无我有,他有我最强”的差异化竞争格局。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禀赋与自身科研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体系。专家组建议加快启动实验室实体化建设,在人才引育、平台搭建、项目攻关等方面提前布局,推动实验室尽早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的项目组骨干成员,学校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会。
供稿:环境与资源学院
编辑:王丽明
审核:张志华
-
数据截止至:2025-04更新单位:新闻中心